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26  (第1/4页)
    越因缘深厚之故,是求也求不来的好事。”    “方丈,逸并非常住,乃是想修行于此。”    李逸不愿来回试探,干脆直入点破了此行目的,只静待了尘的答复。    方丈双手合十,念了一声佛号,终不忍叹息道:“太孙殿下,可是想清楚了。”    竟直接称呼起了李逸的旧日尊号。    李逸早已想得透彻,点头道:“多谢方丈挂碍,逸知道自个身份,也正是因着这个身份,才从不愿轻弃己身。”    接着他把破城后的各种遭遇坦然告知了尘,从乱军,瘟疫,牢狱中几次逃得性命,到如今看似过了明路,仍差点死于纵火,再有赵渊在旁图谋不明,李逸亦隐晦地提了几句。    了尘方丈因与太子妃和晋国公府往来熟稔,是当年就知李逸被赵深所害的前因后果的,经李逸补上这些时日的境遇后,对他的处境可说是甚为明了了。    “佛家并非逃避之所,但眼下檀越的情况特殊,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。    且我观檀越眼目,望之澹然,实已情灭心灰,想必是家国俱亡,连那牵怨纠缠之人,亦已死了。    尘世既断得如此干净,于修行是方便之门大开,入我佛门,未尝不能日益精进,修得正果。”    了尘如此说,便是肯收留李逸了。    李逸大喜道:“蒙方丈不弃,竟肯收容我这一身凡俗事端,实无以为报。”    他这样的烫手山芋可不是哪间寺庙都敢收,都愿收的。    方丈扶起大礼参拜的李逸,道:“所报不在我,檀越至此,自有缘法。但凡世人能受比丘戒,追随佛陀修行者,必是因缘、佛缘具足。但凡有一事未了,也未必能修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