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 (第2/7页)
十块就能看一本百万字小说,古今难易可想而知。学刊报纸之事,若不想到降低成本的办法,还真不容易推行。 林延潮道:“明日下午课后,你们随我前往书坊走一走!” 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 林延潮与徐火勃,陶望龄等几名弟子,去了书坊一看,终于明白为何成本那么高了。弟子们给林延潮找的刻字书坊相当高大尚,竟然是国子监监刻坊。 司礼监经厂和国子监监刻坊是当时国家最大的雕刻作坊。 监刻坊采用的是刻铜活字的印刷办法,那当然是成本下不来了。林延潮记得清朝时福建有人请人刻铜活字,共铸了铜活字四十多万字,用了足足二十万两白银。 林延潮也知弟子们是一番好意,他们想《学功堂杂论》制作精美,那么铜活字印出的铜字精美雅观,自然是最受读书人的欢迎了。 所以监刻坊给出的每字工银二分,绝对是良心价,让林延潮想要找人压价都无从压起。 众人出了国子监大门。 看着弟子们理所当然的样子,林延潮大为摇头,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。 屈横江向林延潮道:“京城最大的刻书坊,除了国子监就是司礼监经厂了。若先生不满意监刻坊,我们可以找经厂试一试。” 林延潮也听说过司礼监经厂,那可是天下最大的出版机构,刻版工,印刷工,擢配工,装订工等各色匠人足足有上千人。而且司礼监经厂的刻工和纸墨都十分精良,除了供大内使用,也可从民间借私活。 众弟子们都知林延潮嫌弃铜活字太贵,所以退而求其次找司礼监的书坊来印刷《学功堂杂论》,那也是可以的。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