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镇番邦 (第3/4页)
后抬头挺胸颤声向殿上文武念道:“天道好还,盖中国有必伸之理。人心助顺,虽匹夫无不报之仇。朕丕承万世之基,追述先庙之志,尔等小邦,本为番属……” 殿上文臣哪一个不是进士出身,庶吉士,三甲进士出身也是不少。 听到国书的头两句,就差一点拍腿叫好。 这两句话好在哪里?儒家讲究正名,所以说名不正则言不顺。 兴兵讨伐要的是师出有名,以有道而伐无道。 文章头两句就道,我们非大国欺凌小国,而是尔无故兴兵进犯,杀我军民,抢我钱粮。连个匹夫都知道报仇,我泱泱大国连个匹夫都不如了吗? 兴兵讨伐不是为了侵略,而是要申理,要吊民伐罪。是要执其君长问罪于前。 若是文臣从中听出了‘正名’,而殿上武臣而是胸中澎湃,辽阳战败,被一个小邦欺凌,国家上下脸色无光,一介番使胆敢在金銮殿上恐吓天子及大臣。 君忧则臣辱,君辱则臣死,这如何能忍? 眼下林延潮的国书就是道出了他们心声。 宣表官一字一句地念着,心中觉得不能平静。他在这金銮殿读书不少篇国书,却没有一篇读完后,令他如此心潮澎湃。 宣表官最后一句,结束后回荡在金銮殿上。 礼部尚书潘晟率先出班道:“陛下,臣闻春秋时,国仇九世之后还可以报复,朵颜部害我百姓,侵我家土,虽百世也不可忘。” 潘晟此言一出,满殿大臣交口称赞。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