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文魁_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 (第2/5页)

,也不愿吃官府的免费赈灾粮。

    林延潮听闻顾主薄在本县推行社仓,对他不免高看几分,后来听说他的社仓,乃是募集民间大户的粮米,由官府出面作保,分派给民间时,不由一晒。由官府经手,这与青苗法还是没什么区别,这不附和朱熹创立社仓的初衷。

    林延潮心底虽这么想,面上还是赞道:“顾主薄,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。”

    听得林延潮夸奖,顾主薄大喜,但却见一旁的徐典史露出了讥讽之色。

    不久到了高家集,这时已近黄昏。

    见得一行人来,高家集外几颗枯树上的乌鸦顿时呱呱直叫,然后集里头的狗,跑出集门来对着人汪汪直叫。

    高家集四面围着一层黄土夯筑的土围墙,土围墙里冒出道道炊烟,一副农家田园的景色。

    一行人到了集门口,集内的里长,乡约,图正早就在集口的申明亭处等候多时。

    历代朝廷推崇的都是'皇权不下县'的政治,县以下的乡里一般都是宗族自治。申明亭就是里长,乡约与老百姓剖决争讼小事﹑辅弼刑治之所。有时还要在此讲法,如大明律里的律规,所以大部分老百姓虽目不识丁,但不等于就是法盲,他们大多能懂朝廷法律,这是乡里长期普法的结果。

    不过朝廷法律还是要与每个地方民情结合,为了约束百姓,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一套乡约。

    乡约也就是本地乡人共同遵守的约定。制定乡约后,官民共推举一名约长,以及约副,约正等,维护地方乡约,并管理社仓,社学,保甲之事。

    来迎接林延潮的就是高家集里长,约长,图正(管理鱼鳞册)河长,社学塾师。

    这些人的身份,兼于老百姓与吏之间,既他们代替朝廷治理地方,负责催科,夫役,也是代老百姓向官府转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