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百六十一章 慈宁宫 (第3/6页)
李太后虽不说明态度,但这一个拖字诀,已是化解了他们一切的手段,除非天子敢冒着大不韪冲进慈宁宫去。 天子有几分退缩之意,但就在这时,张四维却铮铮有声地道:“陛下,宋时明肃太后与仁宗同幸慈孝寺,欲乘车先行,鲁宗道上言,夫死从子之义,以此力争。太后遽命辇后乘舆。” “天子与大臣于慈宁宫前跪谏,此礼乎?” 张四维说的是仁宗与明肃太后的事,以孝而言,太后应乘车在前,天子乘车在后。 但大臣力争说,女子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,这才是三从四德。眼下先帝已去,太后应从于当今天子,岂可驾辇在天子之前,太后听了大臣反对,这才将驾辇从于天子之后。 张四维说完,申时行亦道:“陛下,昔日仁宗率群臣朝太后于内殿。范仲淹上疏,天子奉亲于内,自有家人礼,今顾与百官同列,北面而朝,亏君体,损主威,非所以垂后世法。” “今日天子与臣具在,北面太后事之,此非帝王之体,臣请陛下起之。” 张四维说完,申时行也来帮腔。 申时行举得是范仲淹的例子,天子与太后是母子,在宫里时可以行家人之礼,天子北面事之无妨。但现在天子与百官同列,君臣皆面北事之,那么百官应尊的是天子?还是太后? 儒臣争得就是这个礼字,要不然大礼议从何而来。天子原来侍奉太后都是如此,百官们都不敢有二话,但今日张四维,申时行一个首辅,一个次辅却一并起身论礼。 余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