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常疑犯_第二章 死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死因 (第4/5页)

心理学博士头衔。你不是挺能管闲事的吗?怎么现在哑巴了?”秦儒没好气地说道。

    陆广再次打量了面前这个稚嫩的年轻人,眼神中露出了一抹惊讶。他和气地笑道:“张法医,你但说无妨。集思广益也是一种破案的途径。”

    张昭知道今天没法躲过去了,干脆放弃了抵抗。天太热了,他松开了工作服的扣子,胸脯和后背都有一片明显的汗渍。

    已经准备离开的颜素也十分感兴趣,她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笔记本打开准备记录。

    “我们常见的杀人案有两种模式:第一种是情绪驱动型;第二种是利益驱动型。而这个案子明显属于第三种人格驱动型。通俗地讲,人格驱动型就是变态人格或者精神病导致的恶性案件。国外将这种罪犯称作变态连环杀手。这种案件有三个明显的特征:第一,犯罪动机比较模糊;第二,手段大多数都十分残忍;第三,侦破十分困难。

    “因为犯罪动机模糊,我们无法从被害人的人物关系网中发现线索。如果是精神病驱动,那还好侦查一些,因为大多数的精神病罪犯不会躲藏。如果是变态人格的罪犯,那侦破起来就十分困难。往往这类罪犯具备极高的反侦查能力和伪装能力,他们和普通人一样难以辨识。历史上抓住的变态人格连环杀手,巧合占到很大比重。

    “比如著名的艾德·盖恩,连续杀人三年后,警方在排查一起盗窃案的时候偶然将他抓获。绿河杀手加里·里奇韦杀害了48人,最后因为一张交通罚单落网。开膛手杰克杀了5人,离奇消失五次,最后若不是dna技术的发展,恐怕这辈子也抓不到他……”

    “等等,等等。你说了这么多,想表达什么?我国有连环杀手存在吗?”这个时候,公安厅的陆广不耐烦地打断了张昭的说话。

    张昭面无表情地抬起头,继续说道:“人格驱动形犯罪是一种社会问题。这种人就像我们人体的病变细胞一样存在。从概率学上看,他们的存在和文化以及社会体制没有丝毫关系。苏联一直认为,连环杀手只有在资本主义国家才会出现,起源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贪婪。于是,安德烈·奇卡提罗在苏联杀了53个人才被逮捕。至于我国,据我所知,比如徐贵武,杀9人,重伤两人;周二全,杀9人,伤20人,强jianian10余人;王强,杀45人,强jianian10人。乞丐杀手刘明武、李平苹、王万明、李占国……”

    “够了,说正事。说这个案子的侦破方向。”秦儒打断了张昭的话。他知道,张昭可以就这个话题跟他们讲一天。曾经在张昭面试的时候,作为主考官的秦儒问过张昭一个问题——你是如何看待狼这种动物的?

    这是公务员考试经常会被问到的一道面试题,一般的考生能说上五分钟已经算不错了,但是张昭分别从生物学、人类学、宗教学、地理学等八个方面阐述了将近四个小时。当时秦儒和其他四个人听得快崩溃了。

    陆广此刻已经听得目瞪口呆。颜素的笔记本也一直在记录,仿佛张昭的话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。

    在秦儒的制止下,张昭沉默了片刻,抬头继续说:“作案动机模糊,所以我们不能用正常手段来找他们。我们现在要思考的是两件事:第一,凶手为什么会选中她们。这里说的她们是指被害人。第二,他这样做是要达到什么样的诉求。

    “首先,第一个问题,死者都为女性,在校大学生。那么就可以说,凶手是专门选择高校女性受害者,也许他对高校女性有一种特殊的癖好。他面对高校女性时有自卑、愤怒、羡慕和抵触的情绪。其次,比起男性,女性更容易控制和支配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的时候,颜素的脸上明显有一丝不悦。张昭继续分析:“第二,绑架、剥皮、强jianian、毒杀、抛尸,这是他的诉求,也是我想不通的地方。首先说绑架和剥皮。绑架后剥皮是一种典型的复仇行为。在古代野蛮战争中,通过剥皮来发泄对敌人仇视的情绪。

    “几乎所有的变态人格罪犯都会回味他们的杀戮,从尸体上获取战利品或者反复回到作案场地感受杀戮。而这个案子里被害人被剥下的皮肤就是他的战利品。通常剥皮杀手没有同情心,不会怜悯他的猎物,是一种妄想症的人格紊乱。这个案子的罪犯童年应该遭受过亲密关系女性的虐待。他憎恨所有的女性,通常以自我为中心,自大而狂妄,有社交人格障碍。”

    当颜素听到这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