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第261节 (第2/7页)
不止沪东,整个沪市都在往外扩张。 像驻地所在的县,早在八十年代末刚撤县设区那会, 就陆续有村子传出拆迁的消息。只是规模没有沪东那么大, 声势被盖了过去。 而着眼海军大院,则是因为没有人在附近有房,孟秀珍倒是在县里买了两套房, 但都不在拆迁规划中。 所以周围村子拆迁, 反而没有离得更远的沪东拆迁时在大院里掀起的波澜大。 但这是一时的,随着周围村子里的人都因为拆迁变得富裕起来, 长期生活在大院里的人难免生出落差感。 改开以前, 他们大院是附近日子过得最好的。那时候城乡差距大,国营厂工人月工资能有三五十,农村人辛辛苦苦种一年地,年底一家子分红都不一定能有五十块, 更何况家属能随军的军官,工资基本都由百来块。 改开以后虽然周围村子里很多人陆续做起了生意,甚至出了好几个万元户, 周围的人日子渐渐好起来,似乎有碾压大院住户的趋势。 但八十年代中期政策明朗以后, 大院里的军嫂也陆续做起了生意,孟秀珍也冒了头, 两边的差距逐渐缩小。 然而进入九十年代,随着周围村子陆续拆迁,十万元户开始遍地走,差距被再次拉开。 而这一次拉开的差距,大院住户很难追得上。 种种刺激下, 大院里以前没有想过在沪市买房的人都改变了想法,他们算是看出来了,在这个年代做什么生意都不如花钱买房。 想想贺家就知道了。 苏婷画连环画是能挣钱,但她出版这么多连环画挣的钱,也不如房屋拆迁挣得多。这不,拆迁款前脚下来,后脚她就去买了房。 这是为啥? 尝到甜头了啊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