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73章 (第2/3页)
这居然是一封劝退信。 韩信不知退而惨死于妇人之手,范蠡泛舟于五湖,功成身退,安享富贵。 “钟会正年富力强、壮志未酬之时,岂会退身?”董厥疑惑道。 见姜维一脸郑重,董厥又读了一遍,“伯约之言非是劝退,而是激将,莫非……钟会有反心?” “这就要看关中一战了。” “关中一战?难道杨峥能击败司马昭?伯约未免太看得起此人了。” 姜维却摇摇头,“凉人耐苦寒,五万骑兵来去自如,司马昭十几万大军不能制杨峥,则必为杨峥所制!” 董厥先是一脸惊讶,细细思索之后,也就弄清其中的明堂,“不错,司马氏以诈力取魏祚,彼能为之,他人亦可效仿!” 其实无论司马昭是胜是败,钟会都必然有异心。 败了,司马昭名望威信严重下滑。 胜了,钟会就要攻打蜀、凉,同样站在风口浪尖…… 阳安关。 钟会收到姜维的信后,大喜过望,“天下能知我者,无过姜维也!” 姜维的信准确命中了钟会心中隐忧。 现年司马昭四十有九,而钟会只有三十五。 司马懿夺权的恶劣影响非常深远。 一个活得久、有智谋、有功勋的人,必然就是下一代的威胁了。 历史上南朝刘宋,一句“安知檀道济非司马仲达也”的谗言,吓得宋文帝自毁长城。 唐朝李靖立下赫赫军功,远征高句丽时,李靖有病在身,担心在半路上出事请辞,太宗直接一句:怎么会呢?当年司马懿不也是又老又病,还不是给魏朝建立功勋…… 吓的李靖连滚带爬,改口拼了命也要去…… 司马懿将君臣之间薄薄的窗户纸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