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171章 娘的远大志向 (第3/4页)
深深觉得,这就是底层小民的悲哀,受困于时代的困境,只能了解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,想要了解得多一点,还得看你的人脉圈子够不够大。 听到朱三所答的内容,以一个现代眼的目光来看,叶瑜然觉得朱三能够建立在朱家村的基础上答题,又是列数据,又是摆例子,即使不能算是特别优秀,那也绝对及格了。 不够优秀,那只是因为朱三所见之地只有那么大,没有深入接触,他就没办法想象到更远的世界,只能由点及面地作答。 可这样的作答,却又是最切合实际的,真要给朱三那么一个地方,他应该不会管理得太差。 只是,叶瑜然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会怎么看,尤其是这次院试的考官…… 若是朱三的答题方式不是对方喜欢的风格,恐怕就没什么希望了。 这些,叶瑜然也只是在脑子里想想,没有说出来,只是在朱三拿朱家村举例子,帮朱三查缺补漏,补了不少东西。 朱三所了解的,除了是叶瑜然告诉他的,就是他时不时跟朱家人书信沟通所了解的内容,以及他往日种地的经验,但在他随朱七出来读书以后,其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接触村里的活了,某些细节自然没有叶瑜然知道得清楚。 朱大、朱二跟朱三说的时候,只会说他们干了什么,不会像叶瑜然这样,告诉朱三,她这样安排是基于怎样的长远计划,如果实现了,那么以后大概会是什么样子。 这也是朱三第一次知道,原来他娘想要建那样一个朱家村——以朱氏蒙学为中心,以农学与教育为基础,辐射周边,发展各种技术型经济,从而带动一大批人发家致富,过上“有饭吃,有衣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