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6章 知行合一:坚定不移地按照原则行事 (第2/3页)
专科学校,然后去体制内工作。 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,我的分数非常低,因为我大部分时间都没怎么看书。突然有一天,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,便开始思考我要怎样才能考上一所一本大学。 我自我剖析了一下:我是“学渣”,没有才艺,有什么优势考大学呢? 首先,我明确了一个大方向:考艺术类专业。因为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录取分数相对来说低一些,毕竟让我用一年的时间变成学霸基本不可能。 接着,我又想:在艺术类专业中,我可以选择什么?舞蹈、画画都不行。也没学过播音,所以播音也不行。后来,我注意到有一个专业叫航空乘务。其实,很多人都不知道航空乘务是艺术类专业。这就是信息差。 在人生的很多次选择中,我都会找一条没有那么多人的赛道,这样竞争就没那么激烈。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“赛道理论”呢?因为我喜欢看人物传记,我会看这些成功的人在成功之前是如何选择的。这是改变我后面的一些人生走向的关键。 以前我看过“投机教父”维克多·尼德霍夫的故事。学生时代,他的一种思维改变了他。当时他考上了哈佛大学的硕士,因为喜欢下棋、打球等活动,所以他想读一个既不用怎么去上课又能有很高绩点的专业,于是他选择了哈佛大学商学院最热门的经济学系。 为什么学经济呢?因为他发现商学院的老师有很多项目,经常让高智商的学生去工作,由于几乎没有额外的酬劳,因此只能给学生不错的分数。 所以,尼德霍夫虽然没怎么上过课,但他每门课都能得到甲等成绩。这是改变他人生的投机选项,他会从很多看似没有机会的事情中找到机会。 很多人都喜欢研究“大咖”辉煌的现在,而我更喜欢关注他们还未崭露头角时的经历。 2 最近,我最大的感悟是向没什么资源,没什么预算,没什么名气,但能取得结果的人学习。因为在他们成功的因素里,个人方面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会更大。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,那你就要谨慎地分析一下自己想要学习的“大咖”,他们成功的底层逻辑究竟与你有多大关系。 世界上极为富有的人之一比尔·盖茨创立了微软公司,深刻地影响了世界,而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的行为也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。大家认为他创造的这一切与他的聪明、果敢、有想法不无关系,甚至觉得他这是从普通人到精英的逆袭。 直到后来,大家才发现,比尔·盖茨能成功,除了他自己付出努力外,他的父母助力颇多。 他的爸爸,人称“老比尔·盖茨”,是一名退休律师兼慈善家,他在华盛顿积累了丰富的人脉和良好的政商关系。而盖茨创立的微软公司也在华盛顿。 他的mama玛丽·盖茨出生于银行世家,是一名成功的女商人,还是华盛顿州金县联合劝募协会(king ty&as;s united way)的首位女性总裁,也是全国联合劝募协会(united way of america)执行理事会的第一位女性主席。开一家公司,与银行打好交道非常重要,在这一点上,盖茨的mama给了他很大助力。 比尔·盖茨的成功不可否认,但如果是一个普通人,在分析他如何获得成功时,就需要正确归因。 人们都爱分析因果,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。大家接触“大咖”的时候,总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某种成功的诀窍或秘密,以复制出他们的成功。 虽然历史在重复,个体经历的事情大多相似,但是,如果归因错误,就很可能找错模仿对象。比如我自己,就是一个家境普通、资源普通的人,在一无所有的时候,靠着一步步努力走到今天。在我的逻辑中,我更愿意学习像我一样,没有什么背景和资源的人的做事方式,因为这与结果是强相关关系。我认为,我去做相似的事情,所获得的结果应该偏差不大。 决策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